欢迎您访问BB平台西甲赞助商门户网站!   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BB平台西甲赞助商

2024年IPO市场观察:100家上市400余家撤单首日狂欢难掩次日低迷千亿“巨无霸”新股已难觅

发布时间:2025-03-31 20:02:33 作者: BB平台西甲赞助商

  

  自2023年8月证监会提出“阶段性收紧IPO节奏”的政策导向以来,A股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,多项旨在压实中介机构责任、强化全链条监管的措施相继出台。在审核标准全面升级下,IPO发行节奏明显放缓。

  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全年100企业登陆A股市场,募集资金总额为667.76亿元。与之相比,2023年IPO企业313家,募资总额为3565.39亿元。2022年为428家,募资总额5868.86亿元。今年IPO数量及募资额均一下子就下降。IPO放缓下,首发上市企业表现也出现显著变化。

  12月30日,国货航深交所主板首发上市后股价一度涨超400%,成功跻身千亿元市值俱乐部。作为年度压轴上市的企业,国货航激发了市场对2025年股市的更多憧憬与期待。至此,2024年已经有100家企业成功登陆A股市场。

  回顾今年成功上市的100家企业,若按照上市月份来划分,可以明显观察到一种趋势:年初与年末阶段上市公司数量相对较多,形成两个高峰,而相比之下,年中各月份上市的公司数量则显得较为稀少。

  例如,1月新上市企业达14家,为今年12个月中上市公司最多的月份。随后,上市公司数量呈下滑趋势,到5月份仅有3家上市。但在今年最后几个月,上市公司数量又有所回升,10月、11月和12月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1家、9家和11家。

  上述特征与A股市场的表现基本契合。今年年初的市场情绪较为低迷,政策收紧致市场下探,随后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使得市场情绪回暖,投资者信心增强,A股市场的表现也更加活跃。这种政策环境与市场情绪的变化,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上市的节奏。

  在上市板块的选择中,北交所凭借其鲜明的市场定位、灵活且富有创新性的制度设计,和来自政府层面的有力政策支持,慢慢的变成了备受欢迎的上市目的地之一。在今年上市的100家企业中,23家为北交所上市公司,在所有A股上市板块中排在第二位。

  另外,今年A股上市的公司募资额普遍较小,金额超过15亿元的仅8家,其中,国货航35亿元(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,募集资金总额30.39亿元),永兴股份、艾罗能源分别为24亿元和22亿元,排在前三。与之相比,2023年IPO募资额超50亿元的就达到7家,华虹公司募资额更是高达212亿元,为国货航的6倍。

  2024年企业IPO的最低募资额同样创新低。据统计,1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募资额低于2亿元,芭薇股份的募资额最少为0.53亿元。芭薇股份为一家主营化妆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及检测的公司,2023年的纯利润是4115.92万元。而在2023年上市的新股中,北交所上市的驰诚股份以0.68亿元的募资额排在末位。

  尽管IPO大幅收紧,但打新却越来越卷了,2024年新股中签率大幅低于往年。据粗略计算,今年上市新股的网上平均中签率0.0379%,而2023年为0.4867%,2022年为0.6690%。2024年最难“打”的新股当属博科测试,网上发行中签率为0.01253%。

  “一签难求”的背后,新股屡在上市首日上演火爆行情。据统计,今年上市新股中,红四方上市首日涨幅达1917.42%排在首位,该公司当日盘中股价一度涨超2145%。此外,首日收盘涨幅超过10倍的还有强邦新材、长联科技、上大股份等,涨幅超100%的达70余家。

  长联科技可谓是今年新股中的最大肉签,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,投资者中一签可盈利17.99万元,诺瓦星云首日的浮盈也高达12.85万元。

  不过,并不是所有新股都是稳赚不赔的,上海合晶就是今年唯一一家首日破发股。2024年2月8日,上海合晶挂牌上市,发行价为22.66元/股,上市首日开盘及破发,截至收盘也未能收复失地。

  多数新股上市首日表现令人惊喜,但上市次日下跌也成为普遍现象。该种情况与新股被炒的过热不无关系。以上市首日涨近22倍的红四方为例,该公司在上市第二日收盘即暴跌50%,随后又连跌了三天。当前,红四方股价在50元/股左右徘徊,较上市首日曾达到的188元/股历史高价,已经跌去七成。

  据不完全统计,2024年超400家企业IPO折戟,而2023年A股交易所终止审查的IPO公司数不足300家,终止数量同比增长近5成。与此同时,2024年共累计新受理55单企业IPO申请,200余家企业正在IPO审核中。

  部分公司在A股申报上市受阻后,选择转向港交所、北交所或寻求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进入资本市场。

  例如,轩竹生物2024年5月科创板撤单后,11月向港交所发起冲刺;毛戈平今年1月撤单后,12月成功港股上市;丹娜生物闯关科创板多年无果后转向北交所,12月27日北交所过会。

  自今年9月中国证监会颁布“并购六条”新政后,并购重组持续升温,部分IPO失败企业也选择寻求上市公司的收购。如,威尔泰拟取得紫江新材控制权,后者曾两度IPO无果;温氏股份拟收购筠诚和瑞,后者几天前才撤回IPO申请;高凌信息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欣诺通信股权。

  今年3月,海宏液压在经历了三轮问询后主动撤单,12月27日,深交所因创业板IPO海宏液压存在违规情形,共下发5张罚单,其相关中介机构及一众负责人均受到处罚。此外,因福特科在科创板上市申请中存在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,上交所于近日向该公司、报价机构、会计师及9位有关人员下发罚单。

  2024年,A股市场经历深刻变革,IPO发行放缓、募资额大降,新股首日表现依然强劲但存大幅度波动风险。不过,在监管政策的精准引导以及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下,A股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与稳健,有望为公司可以提供一个更加健康、有序的发展平台,助力公司实现稳健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
上一篇:2024年新股挣钱效应大幅上升 上市首日均匀涨幅253% “万元肉签率”超七成

下一篇: 大结局!本年7只新股上市3只直接腰斩18万股东全被一锅端

首页

© 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 

BB平台西甲赞助商|贝博球app官方网站入口|贝博ballapp  版权所有  

0551-65326529

  
0551-65326529